生而为人,必须知父母恩
有一句俗话叫“养儿方知父母恩”。这话比较家常,一般是爸妈说给儿女听的。说者有一点自夸,也有一点让听者受教的意思。引用这话的人,对自己父母一般还过得去,也较为看重儿女和家庭。有这些前提在,这句话被引用的频率不怎么高,传的范围也不怎么广。
所以,这是一句由衷的话,说这句话的人,语气里不经意间就带出一点得意一点自豪一点感叹。得意—有在自己抚养下无忧无虑成长的儿女;感叹—赚取物质养育儿女的熬心费神;自豪—无论远近,无论寒暑,父母想到自己说到自己就会感到舒心和暖意。
看一下这句话的成份,首先是“养儿”,说出这两个字,就是已经在心里确立了自己为人父母的身份,同时也在心里扎下了为儿女撑起一片天的意识。再看“父母”这两个字,这两个字通常是代表着责任代表着付出。但在这句话里不是,这句话里的“父母”二字突出的是父母曾经所有付出的叠加,若不是在心里已经默默接过了付出的角色,这句话是不可能进到心里去的,心里没有,口里当然也就说不出来。再说“恩”,能否成为“恩”,不在付出者,而在接受者。父母熬干了心血,也得儿女有心,这个“恩”字才能立得起来,才有形有态,才恩重如山。再以“方知”两个字连起养儿和父母恩,连成的不仅是一句话,也连起了一个精神和身体一样挺拔的人的样子。
这句话所含的意思,说简单也简单,像饿了吃饭渴了喝水一样简单,父母含辛茹苦养大儿女,儿女知恩报恩那不是自然而然的事呀。从前对年迈的父母还需要物质上的赡养,今天老人家吃饭穿衣都不需要儿女管了,只要儿女好好过日子就行,一辈子总操心,就奔个平平安安。多么简单的心愿,儿女知道就能做到,就能让父母无忧无虑的安享晚年。
一个妻子,见身为领导的丈夫升迁顺利,常跟丈夫说,会下做事和会上讲话要一致,父母年纪大了,有自己的退休金,不需要我们养的,身体也还健康,正是晚年享福的时候,你行得直做得正,老人家就无牵无挂了。丈夫调笑,“真是个孝顺的好儿媳,可我怎么觉得你是在为自己说话呢。”妻子说:“我聪明的人,都一样,我们家不缺钱,我也只要平安,我好,你爸妈才会好。”
在社会上做事,再耀眼的招牌,说到底,还是为着家。家里有谁,若座次不乱,第一位的当然是父母。人愚也好,智也好,都知道,父母望儿女好。儿女二十岁前,父母拼尽力气为儿女好。儿女二十岁以后,就只能眼巴巴望儿女好了,也就是说只能靠儿女做好了。
似乎没必要非等到“养儿方知父母恩”,一旦出了门,本事大就做大一点的事,本事不大就做小一点的事,不做不好的事,不做不安全的事,就算是知父母心感父母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