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为媒
40年前,他与她是高中同班同学。40年后,他们在同学聚会上邂逅,他是这次同学聚会的主办人。
她却忐忑不安,从头到尾,躲躲闪闪,想尽一切可能不要触及他的视线。
本来,她是不想参加这次同学聚会的,但她又有些想念与不舍,最终还是来了。
聚会结束后,他却落落方方,款款而来,似乎什么事都不曾发生过。
他微笑地向她伸出温暖的大手,她也不好意思再回避、拒绝,缓缓地伸出自己颤抖的小手……那一刻,她满脑子都是40年前的回放。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虽然改革开放已开始,但人们的生活水平依然很差,衣食全忧。而对一群住校求学的穷学生来说,一天三顿能吃饱就是最大的幸福,荤腥自然罕见。在一所乡村中学,一个冬日的早上,早读课还没下,食堂师傅就将热气腾腾的大粥桶抬了过来。粥桶安静地站立在教室讲台旁,袅娜地冒着诱人的热气。
寒风阵阵吹来,伴随着朗朗的读书声,缠绕着扑鼻的粥香,四处飘逸,温馨融融,撩拨着早已饥肠辘辘的少年学生。她有些按耐不住,更有些儿激动,早早合上书本。因今天轮到她值日“打粥”了,掌勺者,乃大权也,几十天才能轮到一次呢。下早读课的铃声终于响起,一群男生手拿陶瓷缸子,一边叮叮当当,敲得震天响,一边蜂拥而至走向粥桶。此刻,她倒是不慌不忙,不急不慢。给每一位男生打上两勺子粥。因每人二两粥,一勺子一两。
忽然之间,有一高大健壮的男生,端着一缸子粥怒气冲冲地来到她面前,说:“喂,请你把我的粥重新打一下!你看看,这粥也太稀了吧!”她慢慢抬起头,皱眉瞪了他一眼:“这怎么行呢?粥都是一样打的,谁也不能搞特殊呀。再说,你们男生打粥不也是这样打的吗?”他没辙了,端着粥缸子,闷闷不乐地回到桌位上。
此时,几个女生拿着粥缸子来打粥了。她对她们相视一笑,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勺子往粥桶底下捞,捞一点,再捞一点。因她们班一共就五个女生,除此五天能吃上像样些的粥,其它每天都喝稀薄哗啦的米汤,加粥更捞不到女生,她们也不好意思言要加粥。每天,一大群男生稀里哗啦,把粥桶剩下的粥一抢而光。
为此事,五个女生忿忿不平,却又羞于启口。 “打粥”任务很快就完成了。就在她返回桌位准备吃同桌给她带打回的粥时,他却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一把端过她的粥缸子,气急败坏地走出教室门,又转弯绕到教室后面的鱼塘处,不由分说,就将一缸子粥倒进了鱼塘里。她心一紧,忍着泪,挨着饿,默默地回到了宿舍,倒在床上蒙头大哭。有人立马将此事报告了老师,老师严肃地处理了他,要他当众向她赔礼道歉,可他一气之下就离开了学校。
临别时,他当着全班同学发誓:我一定要做个有钱之人!回头见!再后来,他就成了一家公司的老板…… 他轻轻握着她的手,满怀深情地对她说,老同学,一别40年,你还好吗?还记得当年一缸子粥的事吗?你还在恨我吗?你知道吗?为这一缸子粥,它整整折磨了我40个年头!这次同学聚会,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要当着同学们的面,向你真诚地道歉:对不起,老同学!只怪当年太穷,更怪自己年少无知……明天,我还要带同学们到市里一家最有名气的粥店喝粥去,希望你一定要给个面子啊。
她,莞尔一笑,却已泪眼模糊。晚上回到家里,刚洗漱好躺下,手机响了,他微信言:亲,刚刚才听说你也单身几年了,如有可能,我明天正式向你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