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从未对母亲说过的那些话
一个小女孩儿,刚刚蹒跚学步,在院子里欢喜兴奋的像只小鸟。妈妈紧跟在身后,已累得腰酸背痛,满头大汗,而小女孩儿还是不放松地欢腾着,小女孩儿咯咯的笑声,清脆地响满了整座院子……
忽然,门里走进来领居阿姨,阿姨怀里抱着刚出生三四个月小宝宝。妈妈出于礼貌上去打招呼,逗逗那个可爱的孩子,还伸手抱了抱。
小女孩儿“哇”地一声哭了。 妈妈赶紧回头看,苦笑了,“哈哈,你看看,你看看,这是嫌我抱人家了。”
邻居阿姨也笑,说“别哭,别哭,没人抢你的妈妈。”
小女孩儿,立刻不哭了,过来一把抱住妈妈的腿。
妈妈连忙抱起她来,苦笑着叹气“你呀!”说着用手背拭了拭她脸上的泪豆子。
小女孩儿转眼又笑了。
这是一个小孩子的狡猾。
小女孩儿长大几岁,问妈妈“我是哪儿来的呀?”
妈妈开玩笑地说:“你是捡来的。”
小女孩儿沉默了好久,没有揭穿妈妈的谎言。小女孩儿想:爸爸姓李,哥姓李,她也姓李,只有妈妈姓杨。妈妈才是捡来的那一个。
她没有说出这个秘密,她怕妈妈会伤心。
后来,小女孩儿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喜欢在家里呆着,因为妈妈一天比一天变得唠叨。总是嫌她做这不行,做那也不行。好像她这个闺女生来就是让她生气的。
女孩儿也懒得回家,在外面疯得自由快活。
只是她没回来,家里人从来没先动筷子吃过饭。
有一天,妈妈做完了饭,有要紧的事出门了,回来后,哥哥还坐在饭桌前发呆。
女孩儿说:“你吃呀,不用等我。”
哥哥说:“妈说了,要等妹妹回来,要不她会闹。”
女孩儿一下子心里特别的柔软、温暖,但眼睛却不知为什么有些酸。
妈妈回来后,她想对妈妈说句什么,可是什么也没说出口。
再后来,女孩儿长大了,离开了家。她很少想家,外面的世界挺精彩的,倒是妈妈隔三差五地就打个电话,也没什么要紧的事,唠叨她几句,要么就是说她不应该这,不应该那。反正女孩儿觉得挺烦人,好像她在外面不知道吃,不知道喝,是个废物。
可是有一天,她在外面受了冤屈,她一个人淋了雨,跑回出租屋,哭干了所有的眼泪,还是觉得冤屈。她挺想有个人给她打个电话的,可是没有,因为所有人都认为是她的错。她想起了妈妈,她想妈妈这时候给她打个电话多好,哪怕是数落她几句都行。
她想问一问妈妈,自己到底是不是捡来的。可是妈妈的电话没有来。妈妈那些日子有点忙,她退休了,但又找了一份兼职。
可是她还是想听听妈妈的声音,她给妈妈拨了过去,响了两下又挂了。
因为她想起来,人家那里上班的时候不让带电话进工作场所。
可是下了班,到了晚饭间,妈妈的电话还是没有来。
她失望极了,她甚至有点恨妈妈。
电话,第二天上午才打来。
妈妈在电话里有些着急,问她有什么事,没有像往常那样唠叨她这,唠叨她那。
她说,没什么事?
妈妈就在电话那头儿沉默了片刻,然后说“有什么事,回来说也行。”
她请了假,回了家。
可妈妈不在家。
问了邻居才知道,妈妈在医院。
她跑去医院,看见妈妈腿上缠着厚厚的绷带躺在病床上。
妈妈说,下班的时候不小心,骑电动车摔了一跤,没什么大事,过几天就好了。
她又往单位打回电话说多请几天,妈妈病了,要照顾。
几天后,妈妈出院了,她租了个轮椅,推着妈妈在院子前晒阳光。
邻居阿姨见了笑说“你看,这闺女多孝顺。”
她有些脸红。但妈妈却笑得分外骄傲,跟人家开玩笑说:“八百年不回来一趟,这回是碰巧赶上了。”
人家知道这是开玩笑,就继续表扬。还说她小时候的趣事,说妈妈抱了她家的小孩,她还哭呢,不让,光怕把妈妈抢走了……
她越来越不好意思了。不过,她这时候真是怕有人把妈妈抢走呢。
虽然妈妈老了,但是她明白了,就算全世界都不理会她了,还有一个妈妈肯让她说任何话。
哪怕是让妈妈生气。
她想跟妈妈说说外面那些烦心事,可是寻思来寻思去,终于还是没说。
好像回来一趟,说不说都不重要了。
爸爸姓李,哥哥姓李,她也姓李,只有妈妈姓杨。
如果妈妈是捡来的,可妈妈却成了这个家里最重要的人。
一个捡来的人,为这个家付出了仅有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