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跟着感觉走了半生

写在前面
想写的文章,题目原本叫《父母的心,其实很容易满足》。是因为早上看到妈妈发了一条朋友圈儿(见下图),生发了一些小想法,欲见缝插针撂几行文字在这儿。但刚起了个头,就有客人来访,陪着聊了一下她上初中的孩子的问题(今天聊的内容其实也可梳理成文,但太费劲,算了) ,结束后又接到几个月没见面年前又没有时间见面的好友的电话,聊聊生活和工作,大半上午时间就过去了。这会儿再坐下来,干脆另起题目,东拉西扯一番,权当练习写作的逻辑性吧。

随笔的图片
早上妈妈的一条朋友圈儿

 

1

 

跟朋友电话聊完,看看时间,该做午饭了。平常的一日三餐都是家里的老人操持,今天难得孩子奶奶开口,说有氽丸,但她不会做汤。我自当挺身而出,做午饭。

拨拉了一下朋友圈儿,先看到魏智渊老师在圈儿里推荐王钢校长的视频号,再看到他自己的广告:人生目标只有点击过万了……哑然失笑。好奇今天他会侃点儿啥,就点开听了一耳朵——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还写不好作文?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电影,还演不了戏嘞?……

 

 

哈哈哈哈,相信这一问,一定会让很多爸爸妈妈恍然大悟,因为我也曾被认识的不认识的朋友问过无数次:为啥他看了挺多的书,作文还是写不好?连语文老师都常常困惑:你们(对,就是那些专家们)都说读书能提高语文素养,我让我们班娃读了好多书,为啥俺班的语文成绩还是没能考过其它班嘞?书都读哪儿去了?!

读了很多书,尚且写不好作文,更别提它跟考试成绩有什么直接相关性了。这是个复杂的问题。试卷到底在考查什么?孩子的基础字词句是否过关了?孩子的输入有没有转化为考试能力输出能力?

得得得,按下不表,回到写作上来。孩子读了很多书,作文不一定就能写好,就像王钢校长说的,看了很多电影,但戏不一定能演好。同样可以无限地复制下去:吃过很多美食,但不一定做得了厨师;欣赏过很多名画,但不一定能画一幅像样的画;得了半辈子病,也没有成名医……

Stop!再说下去就有些强词夺理了,但确实,读书和写作是两个领域,前者的因不必然导致后者的果,想有好“果”,需要接受一定的指导,进行一定的训练,尤其是高质量的反馈,这一点,无论是马玲老师的非常语文课程馆,还是王钢校长的惊奇作文训练营,做得都是相当的好!

每天看看朋友圈儿里肖丽娟老师批改孩子们的作业下的功夫,真是让人啧啧称赞;严盈侠老师的网课作业,反馈也是一丝不苟【举个栗子:《林冲和鲁智深友谊之我见(第三稿)》】;王钢校长的“惊奇作文工作室”,更是为孩子们的作品提供了一个展示(反馈)的平台,每篇后面都有专业老师的用心点评,孩子的进步就是这样互动出来的,“讲”只是第一步。所以看到有些家长只听一点内容就急于否定一门课的价值的时候,只能送上祝福了,呵呵。

 

2

 

但你说,读书和写作真的不相关吗?

怎么会?!

不仅相关,而且高相关。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建立在大量输入的基础上,才能保证高质量的输出。甚至,真的,即使你没有经过系统的写作训练,但只要你读过大量的书,写作水平不会差。当然,你写的文字跟你读什么类型的书也是高相关的:爱读理论书籍的,他的文字也偏理性,逻辑性强;爱读散文诗歌的,他的文字便会清新、灵动;爱读小说的,他的文字很可能故事性会很强……

正所谓“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哎呀,这句不好,“久病成医”等俗语,接触一个领域多了,也能凭着兴趣和天赋成为半个“专家”,但要想真正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除非你有很强的天赋,否则怕是得板凳坐得十年冷了。

3

 

说到这儿,我就该表示惭愧了。

活了半生,我做事还是凭着“感觉”多一些。

年轻时讲过不少公开课,理论支撑?没有。就是看过几篇名师课堂实录(或录像)。一节课怎么上?跟着感觉走。心里装着学生,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去设计教学,我觉得生字这样讲他们能记住,我那我就这样讲;我觉得一节课这里是重点,那我就花点时间把它讲好;我觉得课这样设计有逻辑有层次,那我就这样设计……每每课讲完了,听课人一片叫好,但问我为什么这样讲?对不起,不知道。

印象深的,有一次市里举行说课比赛,我说课的课题是《小小的船》。课说完,从台上下来,随便找了个位置坐,谁知旁边是个负责评分的教研员。她非常善意且亲切地说:“你讲得特别好,PPT做得也特别好,唯一遗憾的是理论少了一些,如果能充分说明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就更好了。”(这是我遇到过了最有温度的教研员)当时我听完,是又开心又沮丧:我哪儿知道为什么这样设计?我就觉得这样设计孩子能听进去,能把我想让他们学的东西学了。如此而已。

所以,我一直怕做重复性的工作,因为每做一件事,经验占的比重其实并不大。用心+感觉,这是我做事的两大法宝。这能帮助你应对很多“第一次”,但却无法让你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你的经验也常常具有不可复制性。

什么叫“帮助你应对很多‘第一次’”?其实,人活一辈子,会遇到很多重要的、不重要的第一次,“活着”本身也是一个“第一次”。在这个“第一次”里,你要第一次做女儿,第一次做妻子,第一次做母亲,第一次做儿媳,第一次做老师,第一次做校长……遇到每个“第一次”,你都不可能是完全准备好了,常常像个新手小白一样就被推到了一个新的角色中去,这时候,凭着“用心(态度)”和“感觉(天赋或智慧?)”,你的事情可能就做得不会太差,但若不付出时间和精力去钻研,也不会太好。我指的是“专家级别”的那种好。

所以,我常常觉得我一事无成。在可以深耕的领域,都是浅尝辄止。年少时练过一段书法,到现在写字也就那个样子;读书不多不精,写个文字全凭那点儿感觉撑着,无章无法,上不得台面;临做母亲时粗粗读过几本育儿书籍,剩下的就全是跟着感觉走,所以也没把孩子养得特优秀;做语文老师,差点研究的功夫,所以也没成为语文领域的专家;做PPT若说还不算粗糙,也仅是凭着感觉……因此,我连经验主义也算不上,“感觉主义”还差不多。

那些貌似非核心的领域,跟着感觉走走也便罢了,比如如何做妻子,如何做儿媳,这确实不用劳太多精力,感觉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多点同理心,多点忍耐力便也够了。拿做儿媳来说,堪称天下第一难的“婆媳关系”,无非就是把握个分寸感。两代人,而且是生活习惯大相径庭的两代人,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步调一致是不可能的。但每每出现“分歧”,肯定不能当着老人的面说是非,“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从内心深处理解她,慈悲心便会阻止你用言行去伤害对方。但自己也委屈呀,怎么办?跟爱人“吐槽”呗:“咱妈……,我觉得……,你说是不是?”

“嗯,是是是,她习惯了,没办法。唉!”

就这样,你得到了理解,也没有给老人难堪,其乐融融,何乐不为?

“感觉主义”的好处是:你常常能回到事物的根本处,凭本能地知道怎么做应该会好,这的确也是一种天赋或优势,但最大的问题是:你的经验无法传授和移植。遇到新的环境,必然还是要继续凭“感觉+用心”,还有一点点经验(毕竟也得给“经验”一席之地)去做事。

但是核心的领域,如果也是“差不多”,就可悲了。什么都做得差不多好,就没有一样做得特别好。这似乎是一条真理。所以,伟大的人总是偏激,总是伴着重大“缺陷”,像我这样的“差不多女士”,就大概率要做个平庸的人了。没有刀刻斧凿般的改变,就只能自欺欺人地哗众取宠。

一年将尽,站在人生的中点上(但愿它是中点,幸运的话或许能仗着高科技让它成为1/3点?),眺望下半生:我该何去何从?

就这样吧,也不知道怎么写到这儿了。

哦,对了,跟着感觉走的。

乘风领域(www.4080so.com)分享生活随笔
乘风领域 » 就这样,跟着感觉走了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