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2)班的同学-散文

1

 

今天早上我本来想的是晚上就不去上晚自习了吧,回家还可以多干一些事情不是吗?昨天晚上我上了晚自习回家的时候事情就做到很晚,我觉得不是很舒服。

 

可是今天早上想毕竟是今天早上想,下午的时候我又改变了主意。因为我要留在教室搞卫生,很久。搞完卫生之后估计都吃完饭了,这时候回家应该不会比晚自习之后回家好多少吧,因为我早回家要不就是回家的很早,要不就是干脆晚自习之后回家。我想要的是早早回家的那点好处,比如说在家偷偷的耍一会儿手机。

随笔的图片

现在好处没有了,所以我就不想回家了。今天晚上在学校还可以继续看电影,我就选择用同学的电话手表给老妈打电话。然后跟老妈说一声我要上晚自习,至少不会让老妈不知道我去干什么了。

 

找到了电话手表,找到了愿意借给我手表的人。我就给老妈打电话,在往常老妈都是很爽快的同意的。因为老妈都是不太会管我的事情,只要我告诉他就好了。今天老妈就跟我说:不行!今天你必须回家。

 

这时心中闪过许多念头,老妈为什么叫我必须回家呢?是不是我这两天一直在学校上晚自习把他搞烦了?或者是他今天有情绪,又或者说她根本就是看不惯我?但是我不知道,因为我不是老妈。

 

可我还是想在学校上晚自习的,我就跟老妈说。为什么你不让我上晚自习?我就是想要在学校上晚自习。我不想听从老妈的安排,我想自己想咋干就咋干。可是老妈不同意,过了一会儿我跟他一直说可。能他也是感觉烦了,就把电话挂了。

 

这时我脑海里又闪过许多的念头。啊!这就把电话挂了?他不应该管我的事情,老妈是不应该干涉我自己的事情的。因为这是我自己的事情,也不是老妈的事情。就像老妈的事情我管不了,我的事情老妈也不能管。可是应该和不应该,现实就是老妈就是说我不能上晚自习。又能怎么样呢?

 

我仍然不想放弃,就给老妈继续打电话,心里又闪过一个念头。就是老妈是不是认为我回去会干不完活,或者是白吃饭之类的。我就跟老妈说,我回去会写小结,也会干活。老妈也终于同意了我的要求,我就把电话挂了。

 

那我上晚自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吃饭,在家也可以吃饭,可能我觉得还会比学校的好吃。看电影,在家也可以看电影。电视超高清大屏幕,想要离多近离多近,还没有那么多人吵吵闹闹。想怎么看就怎么看,看到12点也没关系。这不比在学校40多个人占了一个屏幕,还吵吵闹闹的强多了。

 

可是我的目的就是要吵吵闹闹,我的目的就是让许多人陪我。让我找到一种所谓的安全感,这个安全感其实就是解决无聊一瞬间的那种快感。和别人八卦,在看到某一个情节的时候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感觉。我认为这可以解决我一瞬间的无聊,给我带来一种快感。

 

所以我才会不停的想在学校上晚自习,就算不看电影,就算学校不能吃饭。我还是会选择在学校上晚自习,为什么呢?因为学校有解决无聊的那种感觉呀!只要失去了那种感觉,只要没有人帮我解决无聊。我就会被无聊折磨的很痛苦,所以我需要再次找人来解决无聊。再次找到可以帮我解决无聊的东西,比如说手机,比如说与同学八卦。

 

而这些东西都是无法彻底消除无聊,的他们一走。无聊还会出现,于是我不停的玩手机,不停的八卦,以寻求一种所谓的快感。来解决我的无聊。

 

我之所以会痛苦的另一个原因是我觉得老妈一直在控制我,我不想在老妈的控制范围内,我不想受老妈的控制。我想自己干自己的事。

 

可是老妈控制谁不是我自己定义的吗?如果我不定义老妈控制谁,或者我把这个老妈控制某某某定义成别的东西。那控制这个词语会不会变成别的什么单词?比如说骂而不会是控制。一切都在于我定义的不同而不是本质的不同。

 

再说了,如果我不想被老妈控制的话谁又能控制我那颗自由的心呢?是没有人能控得住我自己的,除了我自己能控制我自己。

 

所以老妈根本就没有控制我,也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而是我自己把自己控制了,因为我的心看见了我这种做法的不诚实。所以就告诉我不能这么干,和我的念头打架了。

 

所以当我们的心里有矛盾的时候,是我们的心在和念头打架。看见心想做什么,并去做,这样就会变得很舒服。

 

后来我还是上了晚自习,回来了。也没有发生什么。

 

以上的部分是10月13日的小结,因为在晚上写小结休息的时候,我睡觉了。所以就放到今天和今天下午的小结一起写。

 

20221014

2

 

以下是今天的小结。

 

今天上午第4节课是体育课,老师叫我们跑完步之后就去和六7班打一场篮球赛。还说是什么友谊篮球赛。

 

反正我不想去打篮球,因为我认为我不会打篮球。我连规则都不知道,上场了之后如果这边搞搞那边搞搞。让我们班扣分了或者什么的,我会不会被别人嘲笑或者是被别人说?再说了我也不想去打篮球。

 

最后我们班选出来几个平时都爱打篮球,公认的实力也不错的人。上场和六七班的人一起打篮球。

 

我对篮球还是一知半解,不完全明白。我只知道要把球投进对方的篮筐里就算得了一分,对什么规则之类的并不清楚。比如说什么拿着篮球不能跨三步之类的,但是我还是在那里看着比赛。

 

这使我发现了一个事情,我们班的一位同学在场上一直帮六七班他们打球。投篮也是投我们自己的篮筐,而不是对方的篮框。在有人要在场外投球,要防守的时候,也是站在六七班这一边。

 

我心里有点不明白。哎?这个人是我们班的,上了场就应该帮我们得分的。为什么要投我们的篮筐来帮别人得分呢?他是不是个卧底呀?他是我们班的,可是却并没有帮到我们忙。

 

我就把这个疑惑告诉了体育老师。体育老师告诉我,是因为六七班打篮球的人数不够。有一些人去别的地方参加比赛了,所以临时向我们班借了一个人。就是那个同学,所以他才会帮六七班得分的。

 

在台下看着比赛的同学也和我有一样的疑惑,还大叫着那个同学是卧底,是间谍,是个叛徒之类的。不过我把体育老师的答案告诉他们,他们也都不再叫了。

 

开始我们班的局势我定义为很好,因为我们总是进球。每进一个球我们就会欢呼庆祝一下。虽然我没有在场上打球,不过我还是跟别人一起叫了两声。

 

可是过了一会儿形势开始扭转了,我们班借给7班的那个同学开始疯狂的得分。一会儿投一个一分球,一会儿投一个三分球。六七班的分数蹭蹭的往上长,眼看比分就到达了6:4。

 

这使我心里有了一种嫉妒的心情,什么什么鬼呀?我们班借给六七班的人帮六七班得分,得了分他们还欢呼雀跃。这是什么逻辑?这不是我们班帮他们得的分吗?这不是我们班的人厉害吗?有本事全部用自己班的人,光明正大的赢啊!难道NBA打篮球比赛的时候还可以把科比借过来吗?

 

我觉得7班的人不是靠自己赢的,因为7班的队伍里有一个人是我们2班的。

 

这是真相吗?

 

某一个人是7班的,某一个人是2班的。某一个人是这个那个的,某一个人是哪个单位的。这不都是我的定义吗?我的定义并不是事物本质。7班的或者是2班的,或者是这个那个的。都不能改变这个事物的本质。

 

当我们班,2班的同学进入了一个我定义的7班的队伍。2班的同学帮7班的同学得分,可是当进入了这一个篮球队伍他们都是队友了不是吗?不管他是7班的同学还是2班的同学,他们都在这一个篮球的队伍里了,当然要帮自己的队伍得分了!除非已经进入了得不得分都无所谓的境界。

 

再说也没有什么应该与不应该,这个同学愿意帮谁得分就帮谁得分。那是他自己的事情,跟他在哪个队伍没有关系。也跟他是哪个班的没有关系。

 

总的来说7班2班都是我定义的,因为定义的不同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分歧。有人认为六7班是凭实力赢的。有人认为如果六2班不借给六7班那一个同学,六7班根本就赢不了。可是人们的讨论里都是人们的定义,六七 班是定义,同学是定义,借给别人是定义。全部都是定义,这些东西本身都是不存在的。是人们的定义。

 

定义就是不存在的,我们编造出来的东西。而我却还要为这个东西斤斤计较。后来我也把这件事情看清楚了,所以我就没有再大喊大叫。对那个帮助7班的同学说你是个叛徒之类的话。

 

下了体育课之后有些同学的心里还有一些情绪,当体育老师跟他们说这只是一场友谊赛没有班级之分的时候。有些同学甚至还在那里大喊大叫,什么没事没事真的没有事。不过我也没有再去管了。

 

我们的定义只是我们的定义并不是事物的本质定义并不能解释一个事物的本质也不能改变事物的本质。不管是六7班还是六2班,你都不能改变这个人是谁,不能改变他的眼睛是不是长在鼻子上面。当然这些眼睛鼻子之类的词语都也都是我们的定义。不是吗?

 

乘风领域(www.4080so.com)分享生活随笔
乘风领域 » 六(2)班的同学-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