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点儿,慢点儿!

1 慢吞吞

 

 

今天早上我在6:10就起了床,并且把我旁边的那位也给叫了起来,我很快就穿好了衣服,但是看到边上那个人甚至还在床上摆动,我记得她说过这个动作是在憋尿,我感觉有点烦。

随笔的图片

因为我认为蔓穿衣服的速度好慢,我比较急,因为当时已经6:15了,而我打算是要上去开鸡的门还要去给鸡喂点吃的,然后我就很急。

 

我觉得今天有两个人要搬轮胎,除了我就是晴和谦,小胖不用管,他是下完腰之后再搬轮胎,我觉得这两个人一个是不用跑步一个起的比我早,要是我这么慢的话,可能到操场两个轮胎都已经被占用了。

 

可是我没什么办法,我旁边的这个人就是那么慢,怎么快的起来呢?但是在一些特定的时间还是快的起来的,比如在吃饭的时候抢椅子,所以说这块是有条件的。

 

早上,特别是刚醒来的时候,这个情况还不是很成熟,于是就快不起来,我很明显是知道这个特点的,我知道我怎么抱怨也没有用。

 

无论怎么样慢还是慢,该快的时候自然快,之后我们上去喂鸡,那位就在我后面慢慢的走,我看了有点不爽,我认为她不应该如此的慢,而且我在喂鸡的时候她就一直站在那里不动了,我就感觉好烦。

 

 

我的计划是快上加快,可是你现在给我整了一个慢上加慢,这不就是和我反着来吗?

 

我不满,认为蔓不应该不按照我的计划来行动,我怎么想你就该怎么做,可是现实呢?

 

现实就是她的手插在外套里,然后站在一个地方没有移动,那我能怎么办呢?接受现实或者不接受现实,但内心充满了无明的抱怨吗?

 

实际上这两种方法都是接受现实,只是心里面的不同,一个充满抱怨一个内心很平静,现实已经发生了,不能不接受啊。

 

我做完了运动之后还没有开饭,而之前我在带娃的时候,一般都是我比娃先做完运动,那个时候校长就会让我留在运动场上给某人一个陪伴。

 

我能理解这个意思,就是给那个还没有做完运动的人一种“某某某还没有放弃我”的感觉。

 

就是说我在场就可以给还没做完运动的人一种特殊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也许做运动的时候就会更加轻松,于是我每天早上都会在操场上等到她转运动为止。

 

可是蔓还有另外一个称号,叫做“唐尔磨”,就是做事的时候经常磨洋工,在搬轮胎的时候,速度都快赶上某个没写寒假作业的少先队大队长了。

 

就是搬一次轮胎休息一分钟,然后导致了这两天去吃饭的时间超过了7:40,吃饭也在玩或者去玩食物。

 

我对这种行为有点看不爽,我认为吃饭就是吃饭,就不应该和别人玩,玩食物或者磨洋工。

 

但那也只限于内心的争执,因为我也没有完全做到,我在吃饭的时候也会做一些其他事情,比如说八卦。

 

所以说我我认为要是想要在这个一个方面让她听取我的建议 我首先要做好,不然我讲也没有用。

 

我也有个这种体验,就是别人来管我的时候,或者说给我提建议的时候,我想那个人都没有做好还管我,然后呢我就对别人提的建议置之不理。

 

我就觉得要是想让别人做好哪一部分,首先得要自己做好,不然不出去可能都有点不好意思。

 

再说到今天早上,在我等蔓下腰的时候,我自己的心里产生了一些情绪,因为那个时候已经打铃开饭了,我还在等人,内心想:“你**的,下个腰还要这么磨磨蹭蹭,我的旁边站那么久都没说,你赶快给我下腰!”

 

虽然说内心波动非常大,但是没有表达出来,我一句话也没说,在旁边看着她下腰,最后终于是吃饭了。

 

 

2 本土化的规则

 

 

今天我读到了《上学真的有用吗?》的第一章“你对学校的认知全错了”的“消除地方的声音”这一段,这一段在第21~24页。

 

这一段讲的故事大概就是在义务教育刚开始的时候,学校的董事会的成员都非常值得信赖,非常本地化。

 

可是之后就变成了而不本地化,而且董事会的成员目的也不仅仅是教导学生了。

 

我觉得这样的原因是因为如果说每一个地方学校都很本地化,很适合学生,那就非常不好集中管理,因为要管理还得知道他们的本土化的规则是什么,就会多花一些功夫。

 

而如果把所有地方的制度都给统一,到哪都是这一套规则,就不用费很多的心思去了解他们当地的规则了,可以把一套规则扔给几十家,学校就会变得非常好管理,省去很多的程序。

乘风领域(www.4080so.com)分享生活随笔
乘风领域 » 慢点儿,慢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