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可能就不会独立思考,只是盲目的跟风。
1 校长走了
今天在吃早饭的时候,我听见校长说他今天要回去一趟,还说什么要搞一下驾照,我当时就觉得太棒了,我们又可以疯玩了,又可以永无止尽的八卦了。
但是我想到我们不可能永无止尽的八卦,就算没有人来说我我们也不太可能一直八卦下去吧,我们自己就会阻止自己的,首先我们要吃饭,其次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库存啊,还有八卦也不能一直说下去吧,我们中午还要打游戏呢。
然后我又想到唐老师老是神出鬼没,基本上每次看见她就是拿着手机在拍照,或者是什么的,就算不拍照,也会站在旁边看着,等着我们自己发现她,然后停下。
我觉得校长走了不是一件绝对的好事,首先好事的部分就是一般人讲的校长走了之后就可以八卦很久,到了十点左右唐老师就会进厨房,到时候就不会有什么人来阻止我们八卦了。
还有唐老师比校长好对付一点,唐老师在我们面前的危险系数不高,更好对付。
但是我觉得坏处也是关于八卦,在我干活的时候边上人的嘴巴都是基本不会停,我的也是,这样的话干活就会不专心,很可能有什么事故,当我八卦完回过神来,可能已经过了十分钟甚至更久了,就是说干活的时间可能会变得更加的长。
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就会变得更短,而且吃完早饭和吃完晚饭之后外面可能会变成八卦大会,这样的话写小结什么的时间就可能会变得更短,可能要在九点以后才能交作业了。
但是好在我觉察到了,在晚上自己就离开了八卦的场所,自己回到房间写东西去了。
不止是我们这些大孩子,小孩子也会八卦,就是在中午的时候几个小娃坐在沙池边上谈论人生大事,这就证明“八卦综合症”在学堂所有的(除了那个没什么概念的)“未成年人”身上都会发作,适龄范围很广。
在校长走了之后,全学堂的年轻人都会去参与八卦,可这一整天的八卦让我们收获了什么呢?
有些人可能会说没获得什么,可是校长说过,只要做出来了一件事就必定会获得什么东西,否则我们不会去做的。
我觉得八卦是在干活的时间,我们会认为干活是枯燥无味的,我很无聊,得要使用八卦来排解无聊,于是八卦就是获得了“不无聊”的状态。
可是有得必有失,得到了“不无聊”失去了什么呢?失去了觉知,还有活在自己的当下。
如果说不时时刻刻活在自己的当下,不带觉知就算是失去了自己的当下,没有充满觉知地活在当下。
2 小胖的故事
今天上午干完活了之后,我去找校长交差工作,可是校长当时在和小胖谈论,并且校长还让我坐在那旁听,于是我就坐在了那,我不是一开始就在听,我这可以算是中场加入了,我听完了之后,把听到的拼起来,组成了一个故事。
小胖因为打游戏上头了,很想要一个角色,但是他现在没什么手段可以搞到这个角色,可以理解为没有抽奖用的代币了,获取这个代币的最快方法就是充钱,但是他没有那么多钱,于是他就想到一个来钱快的方法,就是找奶奶要。
他这几天都念叨着要充个648,于是他找奶奶要了666元,可能想把那个648给隐藏起来,不透露他的真实目的。
但是最后只要到了五十块钱,于是他就和我说还是充个98更好一点,因为648太不切实际了。
校长说,他这是打游戏上头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我对这种事情深有体会,因为我就是由于这种事情才来到的学堂。
他可能是想那个角色想疯了,于是失去了理智,只是想要眼前的角色,不会去想什么后果。
我觉得,要是对方真的给了666元可能会变得更加糟糕,因为他的理智回来了,就会想后果了,但是可能只会想一下,因为理智马上就走了。
3 当几个人处于一个团体,就不会独立思考了
今天我看到了《上学真的有用吗?》的第三章“兰开斯特的阿米绪人”的“我不太接受批评”这一段,今天就给这一段来个总结,这章说的是我们能从阿米绪人和斯坦利的身上学到多数人的主张未必正确。
我之前看到了一本书,叫《乌合之众》,那本书上说,当几个人组成了一个团体之后,就很难独立思考了,你让一个人去路上打劫别人可能不敢,但要是叫上了十几个人一起去可能就敢去了,那个时候可能就不会独立思考,只是盲目的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