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书海,滋润心灵

坦白说,如果不是因为职业的需要,可能对于儿童文学这一块,我是不会有过多触及。因为在我的思维里,儿童文学就如同国外的童话一样,不过是成人为孩子编织的一个又一个的美好梦境,这梦境于现实而言,就好似脆弱的彩色肥皂气泡,吹弹即破!

随笔的图片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固执的认为儿童文学及童话所描绘的那种世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不可能存在。甚至也曾觉得,这样的书籍会让孩子对于所处的环境存有过多美好的想象,以致丧失了对环境事实存在恶意本应抱有的清醒认识。近年,在美国相当一部分的民众,甚至是名人政要都表示不会让自己的儿女看童话。因为经历了现实残酷的他们知道,假如孩子们只是一味的沉浸在不切实际的美好想象当中,那么受伤害的必定会是他们自己。激进的西方民族认为骑士、勇士的精神才应该是下一辈孩子该具有的品质。

小学语文教师的身份让我不得不接触儿童文学,同时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翻阅着那一部部的陌生文本。然而戏剧化的是,如此一来,反倒让我对于儿童文学有了新的认知。在《纪念刘和珍君》里,鲁迅对勇士有着这样的解读: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就如《青铜葵花》中的主人公之一青铜,这个孩子身有缺陷,体魄也远称不上强健,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勇士,他丝毫沾不上边。也正是由于他的这种外在形象,极易让人低估了他本具有着一个真正勇士的品质以及坚强的意志。为什么这么说?青铜,他的生活环境,他的原生家庭,他做的每一个决定,以及做的每一件事情,无一不在考验着他。用现在戏谑的一句话来说,既然无法“拼爹”,那么拼的只能是自己,也只能是靠自己仅存的一份执着和永远不放弃的精神。

没错,这不难让我们联想到自身所处的环境,但凡想要做成一件事情,困境时时刻刻都存在,难题意外也是层出不穷。很多时候,出于功利心理,对待眼前的困窘,我们似乎要等到确定了能够解决,也唯有这样我们才愿意去付出努力。但是从青铜的身上,我看到的是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和结果,无论成败他都愿意去尝试。在这一点上,我们仿佛还不如一个孩子,成年人的世界懂得衡量,更精于计算,当预计承受不了失败的重压后,便会有一个声音提醒着你:这样做都不能确定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又何必要去花费力气?因此,既然已经失去了直面失败的勇气,自然也就失去了迎接成功的机会。

通过对曹文轩儿童文学系列作品的接触,我也开始反思以前对于儿童文学的固定成见。在他的书中,青铜一家都有良好的品德,尽管家境并不殷实,很多实际生活困难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但是这一家人就是其乐融融,互相关心、互相鼓励、互相扶持,从未对美好生活失去信心。要放在以前,我指定认为,这只不过是书中的一种理想境界,有哪一个真正贫困至此家庭,真的会每天其乐融融?却忘了我们还有“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古训。不过人嘛,读书总是特别的有代入感,也总是喜欢把自己的生平与书中的情节相融合、相印证,最后得出深具独立个人特色属性的感想及体悟。所以,“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便是这个道理。

与此同时,我也开始从另一个角度的思考,我们的儿童文学跟国外的童话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也渐渐的理解,我们的文学大师们,我们从事教育工作者们,难道会不知道社会的险恶?现实的残酷?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即便如此,大家仍旧愿意让孩子们去多读一些儿童文学,因为在我们的儿童文学当中,不仅只是为了营造美好,它也给孩子们展现了和他们一样,身处同龄段伙伴们的艰难和不易。更重要的是,要让正处在懵懂触及新知世界时的下一代们领会到,人,就是应该对美好、希望和纯洁抱有期待。

是的,每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最后到底会形成怎样的一个样子,我们谁也不敢保证。但是作为教育者,作为孩子的引路人,我们宁愿让他们先认识美好,然后再去接触邪恶。因为我们知道,无论是什么样的事物,第一次的接触,首次的认知,总是能够让人印象深刻。所以将来,当他们再接触到险恶之时,心中依然会存在着对美好的一份坚持和追求,从而也会具有勇气去对抗邪恶,甚至也都能够成为和青铜一样,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真正勇士! 

乘风领域(www.4080so.com)分享生活随笔
乘风领域 » 遨游书海,滋润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