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五”过了,元宵节也过了,“年”应该算是过去了。

这时候说说“年味儿”大约才正合适。就算说了让个别人不认同、不满意的话,也应该不为扫兴,不至于受到围攻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感觉“年味儿”淡了,过年不像是“过年”了。众多的报刊杂志、微信平台就跟一年一度的春运一样,每年都要搞一次“年味儿”征文,于是节前节后,我们都会看到铺天盖地的关于“年味儿”的文章。

随笔的图片

这些文章无论写的有多好,内容大同小异。无非就是回忆、缅怀昔日“过年”的过程,如“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屋子。二十五,磨豆腐……”年前杀猪割肉洗菜蒸馍炸油条……把一切全都准备完成,从除夕开始,贴对联、放鞭炮、吃饺子、穿新衣服、拜年、拾炮子、吃白馍、看戏、走亲戚等等。

稍微认真地想想,就会发现,这些文章的作者当时都是处于儿女的位置,几乎没有一篇是当时的家长写的。写这些文章的人大多数都在五十岁以上了,不少家长们要么已不在人世,健在的大约也写不成文章了,即使也健在也能写的了文章,我想,他们也不会那样去写的。

那时的家长们太难了。

一年到头,连填饱肚子都非易事,何况过年呢!首先,过年要吃白馍,可生产队分的那点麦子,人口粮工分粮合起来,平均每口人能分二百斤就是好的。一个八口之家,不过一千斤左右。就算磨了全是面,这些面要擀面条,要做酵面,本来就不够,再遇上大小有个事情(娶媳妇盖房子生孩子埋人),早就亏空了。怎么办?唯有借。大家都差不多,能借给你麦子的只能是做生意的,一斤还斤二两 ,斤三两,甚至斤半的也有。如此到第二年麦子成熟的时候,拉回家的麦子中有一半已经属于人家了。

然后才是钱。那些“年味儿”文章中提到的,割肉、买菜、新衣服、买鞭炮等等,哪一样离了钱能行?为了赚几块钱,有人冒着被批斗的风险,跑到山里帮人扛木头;有人从很远的外省偷运来黑豆换粮食,赚取微少的差价;有人冒着生命危险,下到坍塌的机井筒子下面挖钻头……没有办法的人只好背着高息借钱。在那些“年”中,大多数大人们几乎从不添新衣,不在外面走动。有的八口之家,仅割了二斤肉过年。有的甚至彻底不割肉。以至于出现了租借大肉块摆放在满是萝卜白菜的菜碗上面作为“饭顶子”来待客的“生意”。

所有“年味儿”文章都有意无意回避了这一事实。提到的也是轻描淡写。必须承认,在物质稀缺民众贫穷的年代,过年能吃上白馍,吃上肉,才是孩子们最大的诱惑和期待。如果没有白馍和肉,所有的“年味儿”都是扯淡。

距离产生美。时间点缀往昔。今天发现

过去的美好,是因为环境、角度不同了。就像大人看孩子做作业,七加五等于十二多简单啊。他不会记得他自己当初上一年级时手脚并用,数着指头的艰难。

“年味儿”文章的作者们还淡化了另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年来的飞跃发展。要知道,我们国家四十年的时间超越了历史的四千多年。曾经一穷二白、任人欺凌的“睡狮”,如今已是全世界GDP第二、全面脱贫、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经贸大国。新的发展必然要带来新的变化、新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在今天生活节奏加快、衣食无忧的前提下向往昔日小农经济式的热闹、开心,实在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

当然,怀旧没错,回首往事很正常。人到了一定年龄,怀念昔日美好的一面是一种常态。但如果是因为长期贫困影响,思想深处习惯了苦日子,固执、保守,对新事物只有被动接受,不会主动迎取,那就值得讨论了。沉湎在过去的回忆中,不如向前看,愉快地享受新的发展成果包括新的过节方式。

以这些年过年来说,每年数以千万计惊动世界的春运不是年味儿吗?开着私家车,坐着飞机往回赶,不是年味儿吗?

微信拜年,视频拜年,不是年味儿吗?

不再囤积物品、忙得不亦乐乎,全家人一起到饭店轻轻松松吃顿“年夜饭”或“初一饭”,不是年味儿吗?连续两年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下,家人依然安好,不是年味儿吗?

首届春晚一直被怀念,不是真的高不可攀,后来的春晚不是水平越来越差,是人的口味在变,欣赏水平在变,要求在提高。要勇于承认,怀旧是一种本能,喜新厌旧也是一种本性。

愿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设计创造出新型的有个性有意义的过年方式。

乘风领域(www.4080so.com)分享生活随笔
乘风领域 » 年味儿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