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与不正常?-散文

正常与不正常?

1

今天期中语文考试发成绩了。我考得还不错,93分,全班第一。我对自己的成绩还算比较满意。心里有一些感慨。就是到底是进五年级了,以前98 ,99分都不一定考得了第一,现在93分都能得个第1名。

试卷发下来了,这回的试卷比较难。平时几个考90分的人成绩都在80分左右,全班只有6个上90分的。我的同桌,因为他姓刘,我在这篇文章里就叫他小刘。他这回考的是老师眼中定义的不太好很差。只有68分。

老师发完试卷就对小刘破口大骂,你看你这回空了这么多题,这不是你的水平,你不正常。小刘的试卷上面确实空了很多题。这个很多的定义,是源于老师。他说如果试卷上你不会做的就最好写。写了还能得点分,不写就一分也没有了,不过只能最多空1~2个题。可是我的同桌小刘这回空了7道题。这就是老师眼中比较多的范围了。

但是老师说小刘很不正常。这个正常的定义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随笔的图片

我推测老师说小刘不正常的意思大概是小刘和平时不太一样。正常的意思就是和平时差不多。我是这么理解的,不正常就是反常,就是和平时不太一样。为什么要用正常这个词呢?

我刚刚上网查了一下,词典的定义正常就是和平时差不多。考试的时候我们都想让自己正常发挥。能考80分的,考80分就正常了。能考90分的,考90分左右就正常了。正常就是和平时一样。

可是生活中有什么事是会和平时一样的呢?生活中处处都在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变化,也就没有我们的世界世界万物都是因变化而形成的。如果没有你爸爸和你妈妈和他们身体之间的变化,会有你吗?我猜你现在面前一定拿着一部手机。如果没有各种机械零件各种金属元件的变化,还有人们大脑的变化,这部手机会出现在你的眼前吗?

无处不存在变化。任何人都不能保证没有变化。变化时时刻刻都存在。

这么说来,老师说的正常反而是不正常了。正常就是不变,没有变化就不正常了。

老师这回说小刘不正常,是因为他考的比老师预期的低了很多。小刘平时都能考80分左右,这回却只考了60多分。老师觉得他考低了考差了,说他不正常。于是批评他。反正就是狠狠的骂了他一顿。

可是设想一下,如果小刘今天考了满分或者是90多分。那老师肯定会表扬他的,因为他考得比平时高了许多。可是比平时高了很多,这也与平时不一样。为什么当他考90分考满分的时候,老师不说他不正常呢?

因为他考的让老师觉得很好。很满意,老师才不会说他不正常。因为老师已经觉得很满意了,他觉得不正常是一个骂人的语气。小刘考了这么高的分,应该表扬他才对呀。

所以其实正常的意思并不是反常。也不是和平常不一样,而是某件事的某个表现不符合你对他的要求,你对他的评判。才会出现不正常,因为你心里一直都觉得他应该那样。

所以当你在生活中,时不时的从嘴巴里面溜出一句这一点都不正常的时候。想一想这件事哪一点没有符合你的预期呢?是他的哪一点没有让你满意呢?

2

今天我终于拿到了手机。而且还可以自由保管,跟你现在看见的一样,我现在正拿着手机。写着小结。这可比用手一笔一画的写小结舒服多了。

等我刚拿到手机的时候我是非常开心的,因为我已经很久没有拿到手机了。因为上次不写小结就偷偷玩了手机,所以我这两个星期都没有玩手机,也没有把手机带回家。今天突然自由保管,我很开心。

拿到手机的第1件事并不是想玩儿。虽然手机一格电也没有开不了机,不过我想到的第1件事也不是玩儿,而是炫耀。

因为据我所知,学堂除了张智敦和我。没有一个人可以自由保管手机。自由保管手机在我们眼里是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一般来说手机都只能在中午的时候或者晚上的时候玩。

所以我第1件事情就是和猪猪哥炫,我可以自由保管手机了。然而猪猪哥的回答是让我大吃一惊。没什么呀,张智晴,张智敦。都可以自由保管手机啊。

我的心里瞬间掉了一截。并不是因为我拿到了手机,也并不是因为各种各样,我拿手机要遵守的条件。而是张志琴和张志敦。他们也可以自由保管手机。我没有那种优越感了。因为并不只有我一个人可以自由保管手机,别人也可以。我跟别人一样。

如果我和别人一样的话,我就不能到处炫耀了,因为别人也可以这样。别人就并不会对我这么做,感到什么稀奇。比如说整个学校只有你一个人做出来的这道题,你当然会感觉很优越,因为你觉得所有人都不如你。自我感觉当然会很良好。可是当有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陆陆续续很多人做出来了,原本只有你会做的这道题。但陆陆续续有很多人竞争。尽着你的名誉,尽着你的优越感。竞争,你认为别人都没我强的快乐。

所以你不想让别人跟你一样,是不想跟别人分享你的快乐。你只想要你一个人好。

这里就出现了问题,为什么有的时候你更喜欢群体和你在一起给你安全感,而很多时候你又只想自己好呢?

这就是我们的贪欲。好的时候只能我一个人好,你们都得待在我下面,而坏的时候你们都得来为我遮风挡雨。这在正常的角度来看是非常不能理解的。

小时候听了那么多童话故事,寓言故事都知道不能不劳而获,要跟别人分享。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帮助别人。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事啊。怎么可能呢?

但是仔细想一想。生活中无处不存在这样的事情。当你考得好的时候你会很开心,可是如果有人考得跟你一样,有人跟你并列第1名,或者有人考得比你还好,你就没那么开心了。

当你考得非常不好的时候,可能会哇哇大哭一场,这时你哇哇大哭的目的可能并不是发泄情绪而是吸引一些人来安慰你。得取别人的注意,吸引别人的注意。让他们都关注到你。

当时我也是这样的心理。但是有人抢了我的风头,最后也只能作罢。

但最后想想有什么可炫的呢?就像我在管理手机条约里面写的一样。并没有什么可炫的。这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儿,大家付出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办法都可以得到它,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所以还有什么可炫耀的呢?

最后我也是安安静静的去写我的小结,玩我的手机。并没有与别人炫耀。这样我感觉并没有失去什么,反而内心添了一分宁静。而且我发现,即使我不去找他们,他们也会主动来找我。就在我刚刚写这篇小结的时候,张智敦还来这个房间找了我一回想和我一起玩游戏呢。

这让我想起一个典故。有一次白居易去访问鸟巢禅师。说人怎么做,死后才能步入西方净土。鸟巢禅师对他说,善事多做,恶事少做。白居易于是对鸟巢禅师说,这三岁小孩都知道呀。可鸟巢禅师却对他说了一句,三岁小孩都知道,百岁老人做不到。

三岁小孩都知道,百岁老人做不到。

(由于昨天没有发公众号。上面那一篇是前天的,下面这一篇才是昨天的。)

 

 

 

 

 

今天上午我看到一个比较好的折纸作品准备做。大致就是一个键盘。可以按的那种小机关之类的,于是就和李老师提出,今天上午自由活动吧。

李老师不同意说自由活动可以,不过工作还是要干的,他说我今天上午锯木头吧,我也没有拒绝,因为在我眼里锯木头已经变成了比较轻松的工作了。一是每次锯木头的量都不太多,基本上都在一根或两根左右。锯木头的速度也很快。

到了木工房。李老师就给我安排了三根木头,还是和平时那么长。但是看到这三个木头,我心里却有点不情愿。

平时都只搞一根的,很快就搞完了,也有很多的自由时间。可是今天你让我搞三个。时间还是一样的。

我当时就有点生气,可是反驳无效。汪海不在,李老师就是学堂的老大,他说什么我们都必须得听。就像听汪海的话一样,都不能违抗,我就只能默默的开始搞木头了。

今天的木头不知道为什么特别的难搞。平时我锯几刀就可以轻轻松松解决的,那种小细木头都要锯很久很久很久才能锯一小节。我开始不耐烦了。回头看,自己采掘了几根木头。看一下前面,还有那么那么多的木头等着我去锯。我心里非常的不耐烦。木头木头成天就是木头,你除了安排我搞木头之外,还能安排点别的活吗?天天都是搞木头搞木头,我都快变成木头了。我很厌倦,我很讨厌每天都一样。所以我准备搞出点不同。

柴火房是堆放柴火的地方。而学堂的柴火就是木头。木头千千万,谁能保证看到一个木头就能立马辨认出它是不是哪根木头呢?几乎没有人能认得出来,除非他有特异功能。所以我打算用木工房里那些比较短的木头。看起来已经锯过颜色和重量也比较相近的木头,来替换我的那个长木头,把那根长木头悄悄的藏起来,这是我们惯用的招式。

于是我就挑了几根木头放在我要去玩的木头堆里面。准备以假乱真,我当时觉得我自己真聪明,别人应该都不会发现这么好的招数,肯定会一根又一根的接着锯的,而我却想出了这么高明的方法。

于是我放了几根木头就走了去房间了。这房间和猪猪哥他们一起玩天猫精灵了。

我也安全的吃上午饭。玩到了手机。一切都跟我预料中的一样,我本来以为这件事就可以这么过去了。于是便没去再想。下午开完会要5:00才会去运动,所以我打算回房间做一会儿手工。

可是当我在准备做手工的时候,李老师走了进来。他对我说,小宁今天上午的工作我看了,明显就不是上午锯的木头,什么什么什么东西都不一样。叫我去看一下。

此时我的心里好慌。因为我觉得我头头以假乱真的事情肯定被发现了肯定要接受惩罚,而我不想接受惩罚。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并不是不想接受惩罚。而是想要惩罚,快点出现。很多人可能都会疑惑,很多人都不想要惩罚发声啊,为什么你却偏偏想让惩罚发生呢?这不可能啊。

可是如果我们反着来推理一下。我接受了惩罚,是因为我以假换真调换了木头,而没有真正的锯木头,所以我不诚实才接受了惩罚。我不诚实,是因为我想快点去玩木头,所以就用了一些阴谋诡计,而阴谋诡计是我自己策划出来的。你直接。所以呀,其实并不是我不想惩罚,而是我自己往枪口上撞啊。

所以是我自己不想接受惩罚吗?恰恰相反是我自己去接受惩罚了。

木头的多与少也是我的定义。我把今天的木头和平常的木头去做对比,今天的木头少,因为只有一根,前几天的木头多只有三根。而今天的木头多的对,比方是我昨天前天大前天锯的木头,可能只有一根半根半根的半根,总之就是很少很少。可是现在是以前吗?不是。现在是现在,以前是以前,现在的三根就是三根,以前的一根就是一根。干嘛拿他们去做比较呢?

把增加的木头也就是你讨厌的东西,想象成你喜欢的东西,比如说一根木头就是一块蛋糕。当你平时锯一根木头的时候只能吃一块蛋糕,但是今天你去了三个木头就可以吃三块蛋糕。这时你就不会产生不满意的情绪,也不会产生比较,而是会开心的扑向蛋糕。所有的东西都来源于你的定义,包括你的讨厌,喜欢美丑的定义。看着眼前的这部手机,对他作出一个评价。好?坏?太贵了?太便宜了?这些都来源于你的定义。

所以在开始的时候,我对木头的定义也是来源于我自己。因为我自己的内心起了情绪,心里有不满。所以我看不惯眼前的每一样事物,包括我眼前的这根木头。

生活中的事情都源于你的定义。如果你放空内心的定义,心中没有好和坏。你心中的不满情绪,你觉得这个不应该,那个不应该也就不再会存在了。

有因必有果。当有坏的果,你认为坏的果。反射在你的身上时,先不要来得及去埋怨他。因为有可能在这棵以为坏的果,前面包裹着无数个你自己种下的因。

百因必有果。你的报应就是我。

最后也是利用下午的时间把上午的木头锯完了。其实当初干了这件事,我自己心里也非常的难受。干完这件事后心里总算是舒服了,像是解开了一个大大的结。

乘风领域(www.4080so.com)分享生活随笔
乘风领域 » 正常与不正常?-散文